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红莓花儿开

本博客上的文章,除表明转载之外,其余均属原创,敬请不要随意转载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低眉尘埃 拾眸烟雨 寂净丘壑 超然物外 虚心 慎独 宽厚 吃亏 寡言 不说人过 不文己过 不覆己过 闻谤不辩 不嗔 (本博客的文章,除表明转载之外,其余均属原创,敬请不要随意转载)

一个人的道院  

2015-12-31 15:51:11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
清晨,师妹来接我,去黎里。

走快速干道,左拐上318,统共不过半小时,古镇黎里就在眼前。进了镇子,往西,几分钟后,出现了道院特有的明黄色外墙、道观。颇有些意外,我以为,禊湖道院在镇外很远,甚至是人烟稀少处,四面环水,绿树掩映,没想到,它端然在这林立的民居楼房中间,像人群中一个孤独而醒目的身影。

不过,它真的四面环水,前面一弯水是金镜湖,沧海桑田,围湖造田,湖水一点点被侵蚀,据说曾经半圆形的水面,如今只余浅浅一弯月牙形。后面,同样是一片水面,就是禊湖了。

秋禊桥在道院西侧,是道院与岸上唯一的交通,果然,走动时,桥面石板不断发出“极搁”之声,“勿歇不停极搁桥”,黎里人这样说。

即便红尘俗人如我,进了道院,心头也是一片澄明。道院建于唐代,据民间传说,唐太宗十四子李明初封为曹王,后任苏州刺史,李明到任那一年正遇特大蝗灾,农家颗粒无收,叫苦连天。当时,黎里禊湖边上有一座官仓,贮粮万石,李明本想奏明父皇后再开仓赈灾,可救灾如救火,时间上等不及了,于是,就立即下令开仓济民。百姓们渡过了难关,可有人在京城参了一本,说李明私开官仓,按大唐律法当斩。李明自忖道:父皇处置此事,实是为难,如不杀他,当众说不过去;如杀他,则亲情难舍。于是,李明就毅然投入禊湖自尽。周围老百姓闻讯,悲痛万分,纷纷捐资出力,为他建祠塑像,便有了这处道院。

98年之前,道院是镇上的粮库,东南首刚刚拆除的两层小楼是粮库的办公楼,地基的痕迹依然醒目,新年伊始,道院就要开工整治,各个大殿要调整格局,临水的外墙要改成亲水长廊,后面的生活区要改成LOFT格局,会有小型的图书室和咖啡室,短期修行的人,可以来此住宿、读书,放空自己。

走过大殿,往院落深处,过一“游客止步”的小木牌,东侧是一片菜园子,种着各色蔬菜,迎着菜园的,便是从前粮库的库房。粮库的库房是特殊建筑,墙体厚实,保温防潮,屋顶高爽,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依然完好。

我们进去时,道长正在与管事的商量工作,见了我们,客气地迎出来。虽然之前他一再说这边条件简陋,但我很习惯这种空旷简单的房子,粗糙的红砖地面,因为空间巨大,隔出南边一路,作为道长的休息处,北边一路则是一大一小两间厨房,厨师老梁已经在忙碌中饭。整个道院,清洁的,看门的,园丁和厨师,加上道长,共五个人。

我第一次来,少不得跟着道长去转了一圈。以前不大进这种场所,心中有所敬畏,也不敢多说话,只带着耳朵听罢,印象深刻的是后门两侧一副太上老君的天书对联,十四个字居然一字未识,道长解释说是“玉炉烧炼延年药,正道行修益寿丹。”我只记得两个字,千和万合在一起是年,自家水合在一起是药。其意之深,不是此中人难得真解。

道长说,昨天道院里来了位台湾的薛老师,是个有点名望的建筑师,正好带了不错的台湾茶来。喝过两巡,果然是令人舒服的好茶。然后,我们开始“坐而论道”。我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宗教人士,洗耳恭听,听王道长论道,感觉虽然不是十分明白,但大意是可以体会的,天道人伦,原就是一脉相承的。

说话间,老梁将饭菜端上桌,又说,道长,吃饭了吧?道长温和地回答,等大家来齐了就吃饭。

老梁做菜的水平出乎意料的好,虽不过是青菜豆腐,却鲜美异常。大约因为有我这个女客在,四位老人家仿佛有些拘谨,吃着饭,沉默不语。 我由衷地说,梁师傅,你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!梁师傅难为情地摇摇头。道长说,他煮的面条也无与伦比。边上一位大叔对我说,你还没吃过他做的酱鸭呢!另一位大叔又说,老梁从前是在馆子店里做的,现在退休了。我忙问老梁,这么好的手艺,有没有人传承?他谦虚地说,没有没有,我一般般的。

不知道为什么,这么美味的菜,他们只吃了浅浅一碗饭,我吃到了最后一个,才不甘心地放下筷子。帮老梁把剩下不多的青菜端到厨房,才发现这个用具简单的厨房收拾得纤尘不染。老梁说,这个庙,就是穷一点。说罢,将剩余的饭菜规整了下,说,这是道长的晚饭。晚上,工人们都回家去了,这是一个人的道院。用道长的话说,神仙是需要陪伴的,而他,就是陪伴神仙的那个人。

饭后,我们还喝了白咖啡和红茶,听道长说从前的事,在英国的记忆,以及,眼下的生活,一天里,除了处理杂事,他多半时间看书,打坐或者念经,生活十分清静简单。

后来,我们又去了周寿恩堂,是柳亚子初到镇上的住处,也即南社联络旧址,那里还是一个工地,不断有忙碌的工人出入。远远的,看到李老师过来,许久不见,他瘦了些,带着我们参观了一番,与道长商定了要写的匾额,又热情地要带我们去别处看看,他说我难得去黎里。我说下次吧,以后经常来。李老师是黎里的老法师,活地图,为黎里古镇复建呕心沥血,操碎了心。

我们便在虎筋桥堍分了手,走过桥面时,我看到的是“浒泾桥”三字,不知道何故改了名,下次问问李老师罢。

黎里又名黎川,自古以梨花盛多而闻名,可是,现在的镇上,恐怕难以寻到一棵梨树了。

梨花深处得佳境,秋水文章不沾尘。这是道长的,也是我的愿望,但愿,也是未来的黎里吧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1)| 评论(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